(作者:一一)
1999年12月5日,在中国足球甲A联赛最后一轮中,重庆隆鑫主场对阵沈阳海狮的一场比赛。在球迷的“假球”呼声中,沈阳海狮以2:1战胜重庆隆鑫。这场比赛后来被证实为假球,称为“渝沈假球案”。
赛后,比赛双方都被中国足协以消极比赛为由罚款。在日后央视体育频道足球之夜栏目播出的纪录片中,“金哨”陆俊被认为是左右比赛的关键人物。
(曾经的甲A金哨陆俊)
背景
当年甲A联赛赛制为最后两名降级。在最后一轮之前,武汉红桃K已提前锁定一个降级名额。剩下一个降级球队会在深圳平安(28分)、大连万达(28分)、青岛海牛(27分)、广州松日(27分)和沈阳海狮(25分)之间产生。同分名次排定规则是看相互之间战绩,如果最后一轮之后五队同为28分,则青岛和深圳最后。
青岛因两连胜的战绩,被估计会战胜客场且无名次压力的吉林敖东。广州松日被认为至少能从天津泰达身上拿到一分。沈阳海狮被认为是十分凶险,因为比其他球队至少落后两分。
比赛
为避免假球出现,足协规定所有赛场同一时间开球。
重庆隆鑫占尽上风,到上半场结束时,由江晖助攻外援马克·威廉姆斯攻入一球。中场休息之后,比赛被延迟了6分钟。下半场,重庆隆鑫明显未尽全力,在观众的“假球”呼声中,沈阳海狮在比赛最后一分钟反超。这时其他赛场的比赛早已结束。
展开全文
(最后一分钟沈阳外援打入一球反超)
(现场球迷打出的假球标语)
在另外一场6分钟前结束的比赛,广州松日在天津客场意外被胜负无关痛痒的天津泰达阻击,以2:3失利,最终降级。第二年,俱乐部解散。
足协调查了渝沈双方,并未发现不当竞争的证据,但是仍旧以双方消极比赛为由罚款。此役过后,足协修改章程,规定扣分成为消极比赛处罚手段之一。
假球
10年后,震惊世界的中国足球反腐风暴后,事情的真相才渐渐显露出来。
被沈阳海狮俱乐部主席贿赂的裁判委员会秘书长张建强,安排陆俊成为这场比赛的第四官员。陆俊作为中间人安排了广州松日负于天津泰达的比赛,同时允许了下半时比赛的延迟开球,导演了这场假球。
(陆俊跟张建强(左)是北体校友)
张建强先后6次收取沈阳海狮负责人章健送出的68万元。南勇、张建强、陆俊被认定帮助沈阳海狮保级。在中国足坛反腐风暴中,张建强和陆俊都因为操纵包括此场比赛在内的假球案而被判刑,并在全球范围内禁赛。
这就是中国足球历史上臭名昭彰的“渝沈假球案”。
(前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)
(中国足球反腐风暴成果一览表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